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渝水要闻  >  领导讲话  >  

何慕良、李虹同志在区委九届四次全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2018-01-31 来源:中共渝水区委办公室

何慕良、李虹同志在区委九届四次全会上的讲话

                                                                何慕良同志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区委九届四次全会,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听取区委常委会工作报告,研究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明年全区工作。
                                                              2017年区委常委会的工作
   2017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九届区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正确把握方向,团结和带领全区上下开拓创新、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进步。
    一、讲政治顾全局,牢牢把握正确发展方向。区委坚持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增强“四种意识”,以上率下,压实责任,敢于担当,务实创新。一是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十九大召开前,提前安排部署,下发通知要求全区党员干部收听收看、学习讨论;十九大闭幕后,迅速开展大宣讲、大调研、大落实“三大”活动,推动十九大精神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区县级领导干部分别带头深入基层联系点讲党课,邀请省、市讲师团成员及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宣讲达300余场次,做到党员干部学习全覆盖,以新时代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谋划发展理清思路。全面贯彻落实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区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目标,以创新为主线,全面建设全省发展升级示范区、全省改革创新示范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三个全省示范区”,大力推进园区提升工程、产业聚集工程、项目带动工程、科技创新工程、改革驱动工程、绿色家园工程、民生保障工程、特色小镇工程、和谐平安工程、党建统领工程“十大工程”,聚力攻坚克难,一年来在全区上下树起了一盘棋的工作新局面。三是加强自身建设统筹全局。区委常委严格执行九条规定,每半年向全委会报告1次,增强带头示范引领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科学决策,驾驭全局,协调各方,各项工作开展有条不紊。充分调动四套班子成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区四套班子建设全面加强。县级领导干部根据各自特点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协调配合,务实团结,“火车头”带动效应充分显现。四是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坚持把牢思想认识“总开关”,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年组织召开区委中心组学习12次,组织县级干部到井冈山接受党性再教育,第一次组织青年干部到延安学习培训,党员干部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全面增强,“四种意识”更加牢固,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区委常委带头深入基层调研,全面准确了解基层实际情况。
    二、强经济促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区委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紧扣市委提出的“工、小、美”的科学定位,结合渝水实际,突出重点,奋力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发展质量更优。研究出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多项惠企政策,设立1000万元转型升级基金、1000万元工业发展基金、300万元科技创新扶持基金。全年预计(下同)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90.1%,收入质量位于全省前列;国税收入同比增长89%,增速在全省县(市、区)中位列第一;出台《渝水区现代服务业三年提速计划(2017—2019)》,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提高到44.2%,与第二产业占比基本持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6年度连续第四年在全省科学发展一类县区综合考评中评为先进,入选省农村产业融合试点示范区、省循环经济示范区,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二是工业转型更实。工业强区战略深入实施,出台《渝水区新型工业化推进工作方案》,新兴产业发展加速,园区锂电产业链趋全,被评为全国15家锂电基地之一;实施企业挂点帮扶制度,大力实施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全年为企业减负1.8亿元,佳沃公司、中冶南方等重点企业产销两旺,效益倍增;工业园区六大平台建设进展顺利,全省首条、全国第三条带钢EPS新型板材表面清洁项目得到省市领导高度肯定;园区40万m2标准厂房即将交付使用,腾笼换鸟盘活闲置厂房35万m2、闲置土地475亩,园区生产要素配置优化。光伏电池及组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列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瑞晶公司获批江西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瀚德科技、利人生物等6家企业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三是项目带动更强。区委坚持把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实施重大项目挂点帮扶制度,定期调度,项目带动效应明显。全年121个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09%。全口径向上争取项目政策资金15.96亿元,增长10%,位列全市第一。对外招商签约项目86个,总投资192亿元,中车集团粮食烘干机、新七星集团的牧星现代养殖及深加工基地、保利文化高端养老及生态旅游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户。新兴工业产业园储能小镇、袁河经开区标准厂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芳线县道升级改造列入省级第一批PPP示范项目。国家重点项目蒙华铁路进展顺利。
    三、抓统筹优生态,全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区委以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2017年初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意见》,坚持城乡统筹、城乡共治,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一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南英垦殖场率先在全省垦区系统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快速在垦区落地及储备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6个,并作为全省仅有的基层代表参加全国性农垦改革工作交流会,代表江西垦区作典型发言;引进深圳保利文化投资的南英农垦综合开发公司已列入省级重点项目,得到吴晓军副省长的称赞。江西正合沼气三期发电绿色能源项目建成,已成为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典范,全国农业能源现场会在罗坊召开。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挂牌成立,农业科研攻关能力增强。罗坊农民创业园评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园,是新余市首个面向农村农民的国字号产业园。二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创新模式,以奖代补,成立2000万元集镇提升改造基金,城区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中村以及集镇人行道、地下管网、绿化美化等城镇面貌进一步改观。220个新农村建设点扎实推进,“两清理一严控”深入推进,村组保洁、乡镇收集、县区转运、市级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格局构建完成,乡镇红绿灯建设全面完成,率先在全省实现乡镇公交全覆盖,高标准农田、旱改水土地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被评为全省第二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三是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保家行动”、“蓝天行动”、“清河行动”等环境整治行动深入开展,责令停产整改企业41家,关停取缔企业45家,关停和拆除禁养区养猪场2855户,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率100%,1336座山塘水库全面退出承包养殖,辖区山塘水库全部实现“人放天养”,全年空气质量天数优良率达到86.2%,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水质稳定达到Ⅱ类,袁河、袁惠渠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城乡文明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多次受到市文明办的通报表扬,罗坊镇被评为江西省首批特色小镇,良山镇下保村、罗坊镇湖头村入选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美丽渝水建设成效明显。
    四、活机制惠民生,努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区委始终把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美好作为根本目的,注重抓改革、活机制、打基础、管长远,各类民生支出11.36亿元,38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一是改革创新亮点纷呈。40项重点改革创新项目全部达到年度目标要求。袁河办白竹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级诊疗做法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遗失证照一站式补办在全市率先启动,“路长制”、智慧电摩等特色亮点创新做法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金融创新产业园建成运营,11个乡镇规划所、国土所合署办公。乡村小规模学校适度集中办学改革稳步推进,今年已撤销21所。江西中欧医药健康产业园探索“园区经济+实体经济+总部经济”新模式,一期开工建设不到6个月,入驻和有意向准入药品经营企业6家。率先在全省组建县级新农村建设促进会,集聚各方力量共建美丽乡村。深入推进群团改革,严格按照相关章程顺利完成全区群团换届工作。二是脱贫攻坚扎实有效。强力推进脱贫攻坚,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安居扶贫等工作扎实推进,181个行政村和贫困人口实现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已整合涉农扶贫资金2.7亿元,完成贫困户小额贷款4036万,坚持“区级主导、乡镇主抓、企业主营、贫困户参与”的做法,走出一条“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扶贫模式,贫困人口每年人均产业扶贫增收720元以上,全年实现脱贫650户1631人,2017年全区贫困户发生率控制在1.18%。三是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渝水中心幼儿园、珠珊九年一贯制学校、渝水七小等教育设施开工建设,158个标准化晓康诊所投入使用,3个乡镇急救站建成运行,全民参保登记、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顺利完成,257个村级“颐养之家”建设点供养3455名农村老人,仙来学校为全市唯一一所全国文明校园,白竹路社区和沙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服务中心,水北商会被评为全国敬老文明单位、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首届赣鄱慈善奖。文化旅游进一步融合发展,良山下保花海艺术节、姚圩蜜桔采摘文化节、人和乡村旅游文化节成功举办。四是社会治理得到加强。加强不稳定信息排查收集和分析研判,及时协调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妥善处理“四眼井”破产重整、涉军群体维权等重大矛盾纠纷问题,领导包案化解矛盾受到中央政法委调研组的高度肯定,城南办被评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政法、公安、信访等部门担当作为,社会稳定工作成绩突出。
    五、转作风严纪律,营造浓厚干事创业氛围。区委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深入开展,政治生态持续净化。一是科学选人用人。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创新推行差异化绩效考核,出台《2017年渝水区区管领导班子和科级干部差异化绩效考核实施意见》,充分调动了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树立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调整科级以上干部6次,提拔81人,重用24人,交流139人,把一批“老黄牛式”干部、有担当的年轻干部、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对16名因不能正常履职、不适宜担任现职、问责追究的干部进行了调整,畅通了干部能上能下的“双车道”。珠珊镇列为全省11个绩效考核试点乡镇之一。研究出台《渝水区国家工作人员“为官不为”行为问责办法》,对“为官不为”的干部实行严肃问责,2017年共问责科级以上干部25名。二是夯实基层基础。从我走访的181个行政村情况来看,执政基础更为夯实。党内生活全面规范,将“规范管理年”列入全区绩效考核目标任务。深入开展共产党员示范市、“千名干部帮千村服务基层促发展”、在职党员回归社区等系列主题活动,实现每个村小组有1名以上机关干部帮扶,在职干部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万余人次,为农村农民累计代办事项8万余件,10个乡镇分别组建乡镇商会党组织,6个强村和4个商会党组织与10个弱村结对帮扶,5位村书记被评为全市十佳村级党组织“五强”书记,调整软弱涣散村组织书记26名,基层组织战斗力增强。三是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全面落实,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委、市委有关作风建设规定,尤其对中央指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出来的“十种情况”,持续纠“四风”,给予党纪政纪组织处理34人。坚持正风肃纪查处基层腐败行为,尤其是扶贫领域等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查处问题53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3人,组织处理20人。廉政教育常抓不懈, 800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在区廉政党校实行轮训,组织参观区警示教育中心1700余人次,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日益浓厚。四是意识形态工作得到加强。坚持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建立健全工作通报、联系会议等制度,将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区委巡察和单位绩效考核内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社会正能量氛围更加浓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十个有”建设成效明显。唱响渝水好声音,《渝水区千名干部帮千村促发展》、《渝水区奋发有为推动科学发展》在江西日报头版头条刊登。
        与此同时,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人大、政协积极履行职能并充分发挥作用,统战、对台、群团、双拥、人武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以上报告的2017年区委常委会的主要工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委常委一班人勠力同心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奋力作为的结果。区委全委会的同志们和全区各地各部门的负责同志在各自岗位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勤奋工作,对区委常委会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代表九届区委常委会,向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面对成绩,区委常委会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面对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新要求,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加强;面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乡村还需要加快发展,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面对建设三个全省示范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创新能力、执政能力、攻坚能力、服务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针对以上问题,区委常委会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增强统揽全局、推动发展的能力水平。
                                                         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今年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重要会议精神,紧扣建设“三个全省示范区”这一总目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创新创业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坚持统筹融合,突出质量效益,突出品牌特色,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实现渝水人民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同志们,2018年,我区面临着加快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挑战,面临着推进改革进程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是我们破解发展难题的问题导向。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不因成绩而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不因困难而畏手畏脚、妄自菲薄,必须进一步振奋精神,咬住目标,厘清思路,团结拼搏,攻坚克难,不达目标不罢休。
     一、举全区之力,立愚公志,十件大事出成效
    今年十件大事,既涉及经济,又涉及党建和民生;既发展乡村、又优化园区;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1.率先消灭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区财政整合1亿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基金,按照区级统筹、乡镇实施的要求,因地制宜,挖掘资源,拓展发展模式,群策群力,2018年全面消灭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为村级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2.打造一批畜禽标准化生态养殖小区。以新七星集团为龙头科学布局和规范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突出已关停的养猪户为主体入驻养殖小区,以集约化、生态化养殖为目标,实现我区养殖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小农户+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3.推进新兴工业产业园储能小镇建设。加快推进渝水新兴工业产业园储能小镇建设,2018年核心区建筑主体结构及配套设施基本完成,做到产业形态鲜明、和谐宜居宜业、文化特色凸显、设施服务便捷、充满生机活力,打造全省一流的产城融合新样板。
   4.全力支持新钢低碳生态工业园建设。新钢公司为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拟投资100亿元建设低碳工业园区。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对照时间节点要求,积极主动,全力以赴做好袁河办夏家管理处夏家、严   家、刘家三个村庄的征地、拆迁、安置工作,进一步深化政企合作,争当地企融合发展的典范。
    5.大力推进罗坊经济发达镇建设。罗坊镇作为全省12个乡镇之一、全市唯一一个被中央认定纳入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范围,我们要抢抓这个难得的机遇,将罗坊镇打造为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全省一流、全市第一经济发达镇。
   6.巩固发展提升“党建+商会”。要实现11个乡镇商会及商会组织全覆盖,进一步做好“党建+商会”有效覆盖,持续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各项事业,在全省全国提升我区“党建+商会”这块金子招牌的影响力。
    7.做优做强做响扶贫产业。坚定不移推进区级主导、乡镇主抓、企业主营、贫困户参与这一做法,按照“2+6”产业布局(“2”,即光伏发电、标准厂房;“6”,即新余蜜桔、食用菌菇、商品蔬菜、高产油茶、中药材、莲藕),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和“企业+农户+贫困户”模式,使我区产业扶贫在全市领先、全省有特色。
    8.全面改造升级水芳线公路。要发挥好PPP项目在民生领域的运用,改善水北镇经北岗村委到罗坊镇全长20余公里道路设施,2018年底全面完成路基土方和垫层,持续优化农村道路交通网。
    9.创新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方式。全区所有乡村生活垃圾整体打包,实行市场运作、企业负责、政府监管、乡村参与的管理模式,引进第三方进行运营管理,使我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10.深化傅抱石文化艺术品牌效应。2018年在我区举办首届傅抱石文化艺术节,唱响“抱石故里、美丽渝水”品牌,营造渝水文化艺术的浓厚氛围,深入挖掘本土资源,逐步补好文化产业这块短板。
以上十项大事,是区委今年的重点工作。各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一定要高度负责、高位推动、高标准推进,做到成效面前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做一件、成一件,成一件、亮一件。
    二、统筹融合,高质发展,六项举措强推进
    我们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夯实发展基础,加快调结构步伐,推动渝水发展再上新台阶新高度。
    1.转型升级强产业。产业强,则渝水强。我们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理念,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含金量”。一要做优园区经济。构建完善新余袁河经开区、渝水新兴工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现代金融创新产业园、煤储基地及综合物流园、罗坊农民创业园、百丈峰风景区“6+1”园区经济体系。二要发展新工业。推进新工业“四换三名”工程,即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和名品、名企、名家建设;大力实施工业三年行动计划,高端装备制造、动力与储能电池、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经济实现重点突破,重点打造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健康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对接新钢非钢产业,用招商引资的政策吸引新钢辐射发展项目。三要振兴乡村经济。以循环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开展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努力提高新余蜜桔、食用菌菇、商品蔬菜、高产油茶、莲藕、生态养殖等乡村主导产业经营水平,逐步精细化构建我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2.开放合作强项目。小项目小发展,大项目大发展,没项目没发展。我们要把项目摆在突出位置,以大项目带动发展,小项目源源不断支撑发展。一要引得进。重点围绕四大主导产业,以商招商、代理招商、渝郎回乡等方式,完善现有产业链,加快产业集聚规模,省政府已将装备制造产业纳入2018年全省招商引资重点工作,我区作为全省装备制造产业基础最好、规模最大的地区,要加强对接省市有关部门,力争新引进2个10亿元以上的重大装备制造和动力与储能电池企业落户。二要争得到。科学谋划储备一批“三争”项目,努力争取上级政策、上级项目、上级资金,力争争取上级资金增长12%以上。规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组建PPP项目公司。三要建得好。切实抓好我区2018年第一批48个市级重点项目,积极申报投资10亿元的煤储基地及综合物流园、6.8亿元的储能小镇建设、6亿元的中冶南方年产6万吨取向硅钢3个项目纳入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同时,统筹协调做好全年重点项目建设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3.做美渝水强生态。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是渝水人民当前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期待。一要坚持美化乡村。构建良山镇生态风景片、罗坊镇“十里荷乡”风光片两条美丽乡村风景带,打造6个美丽示范村庄和1200个美丽示范庭院,着力推进132个左右自然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进一步拓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覆盖面,深入推进美丽渝水建设。二要坚持绿色发展。继续淘汰一批低端低效高污产能,持续改造升级一批有潜力的传统产能,积极培育清洁能源、清洁生产、节能环保产业,合理开采和高效使用煤炭、硅灰石、铁精粉等本土不可再生资源,推广发展类似正合沼气供气发电、欣欣荣菌菇种植等循环绿色产业。三要坚持环境整治。巩固“保家行动”、“清河行动”、“蓝天行动”的环境整治成果,常态化推进“路长制”,坚决有序消灭境内水域断面劣Ⅴ类水,抓好禁养区猪场等畜禽养殖污染设施拆除和生态化改造,让渝水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4.创新活力强改革。省里已将改革创新工作纳入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评范围,要强力聚焦改革创新工作,紧扣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改革工作要求这条主线,持续激发活力。一要主动作为。既要主动承接落实省、市涉及我区的改革任务,又要主动创新,去年大宣讲、大调研、大落实“三大活动”,收集梳理汇总意见建议106条,纳入今年改革创新有10条,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标准化生态养殖小区、农村公路养护社会化、建立区级行政审批局、组建乡镇城管执法中队、设立城乡环卫拆迁办、投融资平台整合、智慧校园建设、镇村公交、新设区委党校教学科研中心等。二要精准施策。重点聚焦经济、民生、工业园区等热点领域,精准发力,推出系列有特色亮点的改革新举措。突出农村产权制度三权分置,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构建宅基地“法定无偿、节约有奖、超占有偿、退出补偿”的使用制度,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力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畜禽标准化生态养殖小区等改革举措取得重大突破,在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树起标杆。三要深化机制。积极探索环保执法新模式,推动生态保护步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新余袁河经开区、渝水新兴工业产业园要深化管理机制改革,优化机制设置和职能配置,有效引入市场化专业团队,聘请市场专业人才,将行政管理与市场运作适度剥离,构建行政管理与市场运作有机融合的现代园区体系。扎实推进行政审批、放管服等改革,优化政府环境。要健全“三争”工作、督考合一、信访、维稳、党内监察等机制,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动力。
   5.增进福祉强民生。按照“一号工程”的要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既要做好农村人口扶贫,又要做好城市人口扶贫。按照“二三四一”工作思路,严把精准识别、精准退出“两道关卡”,完善责任体系、考核体系、保障体系“三大体系”,坚持产业优先,坚持政策连贯,坚持全民参与,坚持帮扶带动,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确保2018年我区4个省级贫困村脱贫摘帽,减少贫困人口1751人。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整顿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劳动用工与社会保险、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执法检查,全面落实推进移风易俗、城乡供水一体化、镇村公交(微公交)、绕城公路、袁河公园、渝水七小等惠民工程,力争创建一个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筹推进文化、体育、科技、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监管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进步。
   6.政治引领强党建。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进一步增强党建引领能力。要坚持抓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科级干部十九大精神轮训等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要坚持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用好用活考核结果,把一批敢担当、能干事、作风好的高素质干部选用到关键岗位、重要岗位。要全面落实基层党建“五化”要求,扎实开展创建共产党员示范市活动,进一步夯实农村、社区、机关、“两新”组织等基层组织基础,以村级“两委”换届为契机,打造一支“五强”村级组织书记,夯实基层基础。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管好阵地,把好导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发挥监察委作用,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查处腐败行为,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扶贫领域等腐败行为,持续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扬优成势,差异发展,担当实干再创辉煌
    立足“工小美”,再创新辉煌。在全市五大板块的发展格局中,渝水区有三大优势。
    1.区位优势。除了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外,与市同城,这是渝水区最大的区位优势。一方面,我们承载着全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职能,负重前行;另一方面,我们有城市经济发展的优厚基础,商贸文化、乡村旅游、现代服务、共享经济、楼宇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只要人努力,近水楼台先得月。
   2.产业优势。因钢设市,不如说因钢设区。没有新钢的发展,就没有渝水区的工业发展。我区钢铁深加工占全区工业产值份额60%以上,“新钢打喷嚏、地方就感冒”,唇亡齿寒体现得淋漓尽致,深度融合,抱团发展,渝水与新钢可共同打造现代升级版的钢铁综合体。目前,新余农业看渝水,美丽乡村看下保,循环农业看正合,十里荷香看罗坊;不久将来,我们通过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可以把整个渝水打造成美丽乡村新余特色田园综合体。
  3.人文优势。泱泱袁河水,悠悠渝水情,北有铮铮“龙骨”,南有“鹊桥”柔情,西有界水北山王庙,东有新溪“龙尾洲”头,崇庆寺,魁星阁,天时、地理接“仁和”。抱石故里,美丽渝水,自古人才辈出。看如今,商会娇子,渝郎回乡,尽显一代风流!
另外,我们先后争取到了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区、全省农村产业融合试点示范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区、全省产城融合示范区、南英综合改革省级重点项目、罗坊中央级经济发达镇等诸多好政策。政策就是项目,政策就是投入。我们一定要扬优成势,抢抓机遇,乘势而进,实干担当,抓品牌,抓特色,差异发展创佳绩。
    同志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渝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总书记在主政浙江时就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新目标、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关键在抓落实。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2018年,全区上下要从区委常委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务必鼓足“四个劲头”抓落实。
一要有真抓的实劲。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每一项工作都要具体化、项目化,小康路上要一步一个脚印,干一件成一件,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建不成小康社会,既要克服“懒散庸”的慢作为、不作为的官僚主义,又要反对“假大空”唱高调的形式主义,要严禁领导干部“三不管”:开了会不管、发了文不管、签订协议不管。
二要有敢抓的狠劲。一个地方要大发展大进步,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我们决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决不能遇到矛盾就回避,决不能遇到阻力就绕道走,要有敢想敢干敢担当的冲劲和过关斩将的闯劲,做到冲锋在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纠“四风”强作风的工作中,既要反对自由主义,也要反对好人主义。自由主义的集中表现是任性,不要规矩,我行我素;好人主义的集中表现是缺乏原则性,不担当,不负责,遇着问题绕道走。
三要有善抓的巧劲。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善于学习。既要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又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还要善于学习借鉴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②善于创新。拓宽思维,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在创新中求活力,在创新中求实效。③善于总结。吾日三省吾身,有总结就有提高。每项工作推进要有多种方案,集思广益,综合评估,择优而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多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多深入基层督促检查,及时全面掌握真实情况,不断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想办法把事办好。
四要有常抓的韧劲。对待上级决策部署,有的干部习惯搞“一阵风”,有的干部一身“懒骨头”,上面催得紧就动一动,上面催得不紧就坐在办公室烤烤火、吃水果、到了十一点就散伙,没有做事的恒心和耐心。我们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培养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品格,沉下身子,久久为攻,善作善成,以钉钉子的精神一抓到底,让各项工作落得下落得实落得好。
     春节将至,全区各地各部门要统筹抓好当前工作。要认真谋划2018年工作,结合贯彻市委、区委决策部署,在2017年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本地本部门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做到科学谋划、精心部署、狠抓落实,确保2018年全区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要切实关心困难群众的生活,开展好走访慰问、帮扶救助、送温暖等活动,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和扶贫惠民政策措施。要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抓住当前晴好天气有利时机,加大协调力度,加大推进力度,争取建设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标。要认真抓好村“两委”换届工作,建立村支书后备队伍库,把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奋发有为的“五强”书记选出来。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集中开展治安整治行动,有效防范各类群体性事件,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紧盯“四风”新动向,坚决杜绝公款吃喝、奢侈浪费、收送礼金礼品等“节日腐败”,倡导形成勤俭文明廉洁过节的新风尚。
    同志们,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团结拼搏、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奋力建设“三个全省示范区”,再创渝水新辉煌。

 

 

 

                                                    李虹同志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慕良书记回顾总结了2017年区委常委会工作,等下还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全区经济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2017年经济工作开展情况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过三关(精准脱贫关、生态环保关、经济发展关)、斩六将(经受住了宏观经济持续下行、民间投资乏力、转型发展艰难、民生支出陡增、环保压力空前、工作任务繁重等六大考验),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被评为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区,连续四年获评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先进区。主要呈现以下7个方面特点: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75亿元、增长8.5 %;财政总收入36.51亿元、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311亿元、增长12%;主营业务收入26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7亿元、利税总额21亿元,分别增长9%、7.5%、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亿元、增长15.8%;外贸出口总额15.1亿元;实际引进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150.6亿元、利用外资10883万美元,分别增长9.9%、23.3%。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5879元、16966元,增长8%、9%。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为企业减负1.8亿元,担保中心贷款余额4.1亿元,“财园通”“惠农信贷通”发放贷款7.09亿元;出台1000万元转型升级基金、1000万元工业发展基金、300万元科技创新等系列惠企政策,有效带动实体经济复苏发展,装备制造、动力与储能电池、手机触控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30.3%、247.6%、36.9%,佳沃公司、中冶新材分别缴税5565万元、3000万元,年纳税总额超过1000万元的实体企业达12家,商会企业家年纳税额1.5亿元,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90.1%,税收质量位居全省前列。新兴工业产业园控规修编等事关园区发展大局的各项规划编制顺利开展。新兴工业产业园列为全省产城融合示范区、袁河经开区获评中国南方(新余)农机产业园、罗坊农民创业园被评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园区。三次产业结构由上一年的12.3:44.11:43.6优化为11.3:44.5:44.2,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1.6亿元。文化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36亿元、增加值11.26亿元。“乡乡有精品线路、月月有文旅活动”的旅游格局初步形成,实现旅游总收入40亿元、接待游客360万人次、带动就业1.7万人。循环农业绿色发展,蘑菇产业年处理农业有机废弃物10万吨以上,南英垦区2万方特大型沼气工程获省委鹿心社书记、省长刘奇、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等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国农业能源现场会在罗坊召开。加州农业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挂牌成立。获批专利授权412件、各类科技项目38个,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4家。互联网与各行业加速融合,115个农村电商服务站运行良好,现有电子商务企业1060家,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49亿元。新发展各类企业3652户、个体工商户4497户。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全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的问题整改到位。“保家行动”扎实开展,投入再就业引导资金1.4亿元,2855户禁养区养猪场全部关停拆除,1336座水库山塘全部退出承包养殖,25家废水不达标的企业全部整改,瑞晶太阳能、永清环保能源等20户重点企业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建设进展顺利。“蓝天行动”深入推进,“四尘”“三烟”“三气”专项整治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有效实施,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86.2%。消灭劣V类水初见成效,9个水功能区达标7个、达标率78%。全省卫生城市复审、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整治通过省级验收。率先在全省实施“路长制”,生态补偿金、生态巡察、差异化考核、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生态保护制度逐步完善。
    有效投入持续扩大。121个区级重点项目、51个市级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41.1亿元、30.1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2%、106%。争取各类资金15.96亿元,增长10%。全年共签约项目86个,计划总投资192亿元,中车集团粮食烘干机、牧星生态养殖小区、保利文化高端养老及生态旅游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户。渝水区成功入选全省农村产业融合试点示范区。罗坊生态循环农业小镇、新兴工业产业园储能小镇分别列入全省、全市第一批特色小镇培育名录。罗坊镇、良山下保村等16个村分别被评为全省农村产业融合试点示范镇、示范村。新兴工业产业园储能小镇、袁河经开区标准厂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芳线县道升级改造列入全省第一批PPP示范项目。
    改革攻坚全面深化。公布权责清单3352项、行政审批事项151项,取消行政权力21项,乡镇(办)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制度全面实施。遗失证照“一站式”服务率先在全市启动。南英垦殖场代表全国基层垦殖场在全国深化农垦改革专项试点工作交流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罗坊镇列入中央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名录。债务结构更加优化,12.07亿元一类债务到期本金置换全面完成,化解政府存量债务25.3亿元。金融创新产业园建成运营,晟创公司经营模式不断创新,金融产品、股权投资基金、私募基金、供应链公司、产业投资基金等多元化投资经营体系初步建立。
    城乡融合协同推进。11条背街小巷、14个老旧小区、4个城中村改造全面完成。袁河三甲医院、市中医院搬迁等7个重点城建项目房屋征收进展顺利,新钢山上片危旧房改造、滨江小区分房工作全面完成。乡村两级七项重点工作成效凸显,交通信号灯建设全面完成,率先在全省实现乡镇公交全覆盖,获评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区;成立2000万元集镇提升改造基金,集镇综合治理有序推进;“颐养之家”“晓康诊所”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率先在全省成立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全区11个乡镇规划所、国土所合署办公,220个村点、9个中心示范村、17个贫困村完成投资2亿元。罗坊镇列为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城乡供水一体化稳步推进,仙来办郭家成为全市典型。
   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各类民生支出11.36亿元。38件民生实事除南英垦区街道改造、文体中心建设因规划原因取消外,其余36件基本完成。深入推进八大扶贫工程,整合财政配套扶贫资金2.7亿元,建成就业扶贫基地19个、吸纳就业1456人,1631名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全民参保登记、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改办工作顺利完成。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并轨运行,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全面启用。2153名特困人员纳入救助供养范围。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渝水区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先进区、全国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省计划生育先进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城市文明创建稳步推进。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全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1.产业支撑方面,传统产业产销不景气,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还比较少,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支撑作用还有待提升;“旅游+”“生态+”等新经济、新业态处在初步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支撑,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低端产业、低成本劳动力和资源消耗等问题没有根本改变,推动转型发展、提升质量效益任务艰巨繁重。2.有效投入方面,我区正处在投资刚性需求大与项目落地见效慢的矛盾期。投资总额5亿元以上项目仅6个、10亿元以上项目仅3个,加之经济形势、企业融资、发展预期等原因,企业扩大投资的意愿普遍不强,部分重点项目推进十分艰难。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社会事业、脱贫攻坚等方面的供给明显不足,政府性投资占比过高,在吸引社会和民间资本方面还有巨大的努力空间。3.风险防范方面,我区正处于还本付息的高峰期,加之民生保障、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刚性支出逐年增多,财政收支失衡的矛盾日益尖锐,债务风险化解的压力依然很大。4.生态环保方面,生态文明创建成果亟需巩固提升,生态治理常态化制度化机制亟需完善,环保压力持续加大,生态环境已逐步成为影响全区发展的重大问题。5.发展理念方面,少数干部习惯于老经验、老办法,对新经济、新业态、新知识认知敏锐度不足,与经济发达地区融入不足,难以满足新形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2018年工作重点安排
     2018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区委重要会议精神,紧扣建设“三个全省示范区”这一总目标,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树立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抓好转型升级、创新创业、乡村振兴三大关键任务,全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5 %;财政总收入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外贸出口总额增长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引进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增长6%;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 %、8.5%。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做好2018年经济工作,必须始终抓住重大战略不含糊,始终抓住动能转换不动摇,始终扭住工作重点不防松,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扩增量、提位次。重点抓好六个“更加注重”:
    (一)更加注重动能转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全面推进工业强区。一要抓产业升级。实施“四换三名” 工程(“三换”即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三名”即推进名品、名企、名家建设),鼓励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嫁接提升传统制造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重点突破。积极落实“支持新钢发展三十条”,全力服务新钢投资100亿元的低碳生态工业园建设,实现地企双赢、融合发展。全面完成产业集群三年倍增计划,确保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以上。二要抓园区建设。完成良山镇、珠珊镇(现代装备制造园)等事关工业园区发展大局的各项规划编制,抓好城市设计、社区化等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盘活园区闲置资产,拓宽产业发展空间。加快煤储基地及综合物流园、现代装备制造园建设,完成罗坊农民创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马步堎创新创业园、11万平方米工业地产、40万平方米光电产业园投入使用,并同步启动招商工作。袁河经开区要争创省级重点工业园区。新兴工业产业园要完成储能小镇核心区建筑主体结构及部分配套设施建设,精心打造全省一流的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平台。三要抓实体帮扶。用活用好转型升级、工业发展、科技创新等各项惠企政策,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和产业集聚壮大。启动优势企业集群帮扶工程,突出问题导向,精准把脉、精准施策,依法有序解决园区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帮助企业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健全项目审批服务代理机制,探索建立模拟审批模式,加大办事时限、办事质量监督考核力度,提升企业服务水平。
     培育发展新兴业态。一要做大现代金融业。尽快启动中小微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培训计划,集中政策、资金和服务资源,确保新三板挂牌上市1-2家。引进培育一批产业引导基金、股权投融资基金、保险机构、政策性科技担保机构,规范发展知识产权、股权、收益权等质押融资,构建覆盖面广、政策性强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完善企业与金融机构供需对接机制,缓解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问题。二要做旺文化旅游业。完善以百丈峰景区为龙头的乡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举办抱石文化艺术节、新余蜜桔文化节等文旅活动,努力形成“乡乡有精品线路、月月有文旅活动”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加快南英智慧小镇建设,致力打造成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健康养生、仓储物流、生物医药等三次产业深度融合的示范样板。推进休闲旅游、高标准农田、乡村公路、新农村建设等农业农村项目建设的有机衔接,凝聚乡村旅游发展合力。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50亿元、带动就业2万人以上。三要做优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以袁河经济服务中心、城北商务广场、铜锣湾商业广场等商贸载体为依托,发展总部经济、体验式文体事业、养老养生、呼叫中心、外包中心等现代服务业,逐步构建城市生态系统,提升城市浓度。探索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撬动社会资本设立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培育发展众创空间。抓好农村电商整合升级,推动电子商务与各行业、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力争完成电商交易额195亿元以上。
     (二)更加注重有效投入,发挥项目建设带动作用
   攻坚克难建项目。计划安排第一批区级重点项目79个,计划总投资15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4.7亿元,其中重点工业项目36个,计划总投资5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亿元。重点抓好新兴工业产业园储能小镇、南英智慧小镇、煤储基地及综合物流园、袁河三甲医院、中冶新材新能源电工钢等五个重大项目建设。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力争签约项目落户率100%、新建项目开工率85%、在建项目投产率40%以上。
   坚持不懈争项目。精准研判政策走向,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加大政策资金争取力度,重点抓好土地置换债券和新增建设债的项目争取,确保争取上级资金稳步增长。拓宽筹融资渠道,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完善PPP项目工程管理机制,打造一批精品示范项目,积极谋划、争取一批PPP示范项目。
    开放合作引项目。严格落实赣西经济转型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新宜吉六县跨行政区转型合作试验区建设,对接引进一批合作项目。立足四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全面梳理关键节点和薄弱环节,紧盯龙头企业和关联企业,实施定向、定点、定单专题招商,力争引进国内五百强或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3个以上。探索与沿海发达地区共建孵化基地,发展多种形式的“飞地经济”。整合新金融经济招商资源,以金融创新产业园、晟创公司为依托,以股权投融资构建招商引资新格局。抓好工业标准厂房招商,鼓励园区企业自主招商,推进“渝郎回乡”,发挥以商招商、商会招商、乡贤招商的更大作用。出台全区统一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抓好政策兑现落实,打造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
    (三)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巩固扩大生态创建成果 
    扎实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保家行动”,全面完成可(限)养区养殖场生态化改造和山塘水库达标整治工作。以循环农业为抓手,抓好牧星公司等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加快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步伐。深入开展“蓝天行动”,加大工业大气污染整治力度,加强“四尘”“三烟”“三气”联合防治,持续改善城乡大气质量。深入开展“净水行动”,完成污水处理厂管网升级改造,加快12个集镇污水处理站、133座村级污水处理站及相关配套管网建设。深入开展“清河行动”,坚决消灭劣V类水,严防水质降类。深入开展“净土行动”,全面推广农村垃圾分类,确保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通过国家验收。持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综合运用生态巡察、生态补偿、差异化考核等办法措施,严打环境执法“组合拳”,以“零容忍”推进环境守法成为新常态。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坚决把好项目准入关,从源头上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加快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建设,实行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化长效化机制,巩固扩大生态文明创建成果。
    (四)更加注重城乡融合,补齐城乡均衡发展短板。
   加快提升城镇品味。完成2个棚户区、2个老旧小区、5条背街小巷改造和3个棚改项目安置房主体工程,抓好3个重点城建项目征收拆迁,精细城市管理、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城市内涵和品质。充分利用2000万元集镇改造基金,全面提升集镇功能和管理水平。坚持市场化运作和项目带动,吸引更大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培育发展一批特色小镇。抓好城乡道路建设养护和交通秩序整治,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区。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一要发展乡村经济。培育发展规模农业、有机农业、功能农业等新业态,打造一批生态艺术性田园游居综合体。实施“接二连三”工程,推动传统特色产业技术攻关、精深加工和销售模式创新,建设一批现代特色产业基地,推进三产融合,实现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重点推进南安乡整乡土地流转,力争农村土地流转率46%以上。抓好4.1万亩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引导多种经营、股份合作,发展村集体经济,力争基本消灭“空壳村”。二要建设美丽乡村。持续开展乡村两级七项重点工作。高质量完成231个村点新农村建设任务,打造生态良山风景片、罗坊“十里荷香”观光片两条美丽示范带,争创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带先进区。规范发展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基层分会和村民理事会,抓好村庄规划编制成果运用,持续开展“两清理一严控”,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解决珠珊、下村自来水问题。
     (五)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推动改革攻坚持续深化
    突出改革攻坚。一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化“一窗式”审批服务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放管服”改革,探索“一次不跑”改革,全力打造最优质的经济发展环境。抓好罗坊经济发达镇“扩权强镇”、百丈峰管委会管理体制、供销社综合管理改革。推进工业园区改革和创新发展,逐步构建行政管理和市场运行适度剥离、有机融合的现代化园区体系,二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快化解政府性债务,有效降低政府债务风险。深化国地税合作,实现管理协同、征管互助和信息共享的深度融合。优化罚没性收入管理办法,开展企业尽责调查。稳妥推进晟创投资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完成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整合转型,强化政府性资产、资源投融资和运营功能,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要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社会组织与企业信用体系。稳妥推进殡葬改革。深化社会司法制度改革、涉访涉诉改革,警律联调、安保服务外包改革,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强化安全发展理念,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突出创新驱动。一要推进载体创新。成立产业发展咨询服务机构,构筑与政策研究机构的合作平台,提升经济形势精准研判和市场经济驾驭能力。成立渝水区税收研判中心,做大区金融办,加强对新经济、新业态税收的研究,壮大地方可用财力。二要推进人才创新。探索建立双向跟班、挂职锻炼、“请进来、走出去”等常态化、可持续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一支懂金融、懂财税、懂政策的复合型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和项目攻坚队伍。以金融创新产业园为载体,实施金融人才专项计划,探索与金融机构、证券、基金公司干部双向挂职交流,引进和培育一批高层次金融人才。三要推进协同创新。抓好高校+研发中心+企业“产学研”平台建设,打造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为重点的企业创新平台,以科技云平台为依托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推进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引导企业向高端化、高新化、高质化发展。
      (六)更加注重人本核心,促进民生福祉普惠共享
    做精做实民生保障。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民生工程任务,全力办好32件民生实事。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做好八大扶贫工程,重点抓好光伏扶贫等产业扶贫,提高产业扶贫增收占贫困户增收比重,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确保大港亭、竹山、河埠、穑诞等4个省级贫困村脱贫摘帽。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完善社会精准救助体系,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脱贫的衔接,实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建立颐养之家可持续、长效化管理机制,有序推广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城市智慧养老新模式,不断满足城乡居民的养老服务需求。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强普惠性幼儿园规范化管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标准化、信息化和“智慧校园”建设,加快渝水区中心幼儿园、珠珊九年一贯制学校、花鼓山小学改造等一批项目建设,提升农村小规模集中办学效率,抓好北湖小学、松山小学建设前期工作。完善多元化办学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抓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健康渝水建设,抓好袁河三甲医院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乡村卫生计生服务一体化等工作,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志们,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三个全省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